top of page

壁畫的由來與香港學生壁畫文化的興起

 

壁畫的由來與香港學生壁畫文化的興起壁畫是人類歷史中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從史前洞穴的狩獵圖像,到宗教聖殿的神聖畫面,再到今天城市街頭的彩繪牆面,壁畫的存在從未間斷。它不只是藝術的展示,更是一種文化的記錄、情感的投射、社會的反映。古代壁畫見於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建築內壁,訴說的是信仰、權力與永恆;而現代的壁畫,則更多地走入社區與校園,成為大眾參與、自由創作的公共平台。

mural painting

​​​​​​在香港,壁畫藝術雖然發展得較晚,但在過去十多年卻迅速興起,尤其在教育界與學生群體中形成一股獨特風潮。許多學校、社區中心、非牟利機構與藝術家團體積極合作,把壁畫引入課堂與校園牆壁,讓藝術走出課本,走進生活。這些壁畫不只是色彩的堆疊,更是學生表達自我、探索世界、關心社會的重要載體。壁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自由發聲的平台,在牆上一筆一畫地描繪他們的想法與夢想。

 

創作壁畫的過程鼓勵他們去觀察身邊的社區、思考社會議題、與他人協作。當他們參與校園壁畫計劃時,不僅學習了構圖、用色、技巧,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對美感的理解、對公共空間的尊重,以及對社區的歸屬感。很多學校發現,壁畫能夠轉化校園氛圍。曾經平凡、灰白的牆身,因學生的參與而充滿生命力;而這種參與感,進一步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與正面情緒。藝術不再只是畫畫,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對情緒較為內斂或表達困難的學生來說,壁畫創作也成為一種療癒形式,讓他們找到一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在顏色與線條之間釋放壓力與內心世界。香港的壁畫地點亦成為學生戶外學習與觀察的重要資源。

 

中環的壁畫街,尤其是PMQ元創方一帶,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街頭藝術集中地,結合本地與國際藝術家的創作,展示香港多元文化與創意活力。

 

北區的坪洋村則展現了農村與藝術的結合,一幅幅壁畫描繪農耕、童年與鄉土回憶,讓學生從都市走進自然,感受生活的原味。彩虹邨除了其經典的七彩樓宇外,部分牆面也進行了藝術美化,成為學生認識社區活化與建築美學的好例子。

 

石硤尾的創意藝術中心JCCAC及其周邊亦有多幅壁畫作品,學生在那裡不僅能參與導賞活動,還可與駐場藝術家交流,了解壁畫從構思、草稿到上牆的完整過程。

 

而南山邨、深水埗通州街、新蒲崗等地,也有不少由學生與藝術家合作完成的大型壁畫項目,展現了藝術如何走入基層,改變社區。壁畫不單是一種藝術創作,更是一場文化教育。在畫布之上,學生描繪的不只是圖像,而是一份對世界的感知與回應。它讓學生走出課室,接觸真實社會,觀察生活、思考議題、凝聚集體意識。

 

藝術不再遙不可及,而是可以用雙手參與、用心靈感受的公共語言。當我們看到一面學生參與創作的壁畫,不妨多停下來看看其中的意義——那可能是一位中學生對社區歷史的理解、一群小學生對自然的想像、一個青年對精神健康的呼喚。每一筆、每一色,都是他們與這個城市對話的方式。

 

在今天的教育場景中,壁畫已不只是藝術課的一部分,它是價值觀教育、社會關懷、創意思維與公民參與的交匯點。它啟發學生,也裝飾城市,更讓人相信,牆上可以開出希望的花。

Ho Idea Marketing Agency

Ho idea 

Marketing Agency

Flat B, 1/F., Nathan Tower, 518-520 Nathan Road, Yaumatei, Kowloon, Hong Kong

Whatsapp: +852 9645 0280

Email: edmund@hoidea.com.hk

www.Hoidea.com.hk

Ho idea Marketing Agency

Your Best Partner!

  • Facebook

聯絡我們

報價選項 1.
報價選項 2.
bottom of page